诗酒花茶,
四般闲事,
都不是从宋朝起源,
却都是由宋人赋予了雅致情调。
《梦华录》的故事背景
正是在北宋年间,
在半遮面茶坊里,
抚琴的宋引章,
点茶的赵盼儿,
制作甜点的的孙三娘,
凝结了宋人的生活剪影。
经营茶坊的赵盼儿茶艺高超,
第16集精彩的斗茶戏,
就将宋人流行的点茶全套流程细致刻画。
宋人的点茶并不是煮茶,
要将茶饼压辗成粉末置于盏中,
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以水注点,
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
使茶水充分交融混合成乳状。
说到茶就离不开茶器,
也就离不开宋瓷,
剧中赵盼儿用“九色名瓷”
来提升客人品茶的乐趣。
因为宋人喜好简约之美,
“九色名瓷”各个都是清润素朴的外观,
正是如今流行的极简风。
焚香是宋人痴迷的生活情趣,
黄庭坚在《品香四德》里说,
“中国文人雅士以香席的形式,
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
精致的宋人习惯从焚香开启一天,
只有与香作伴,
宋人的一天才算得上完满。
在梦华录里,
第1集顾千帆下棋时,
焚香就登场了。
剧中其他场景,
凡是有案几的戏份,
就有香炉在侧。
历史上宋人最喜欢花,
簪花、插花都非常流行。
插花被宋人奉为是四大雅事之首,
花器也有瓷、铜、玉、木、竹等不同材质。
经营茶坊的赵盼儿,
最常用玉壶春、梅瓶插花装饰房间,
营造出雅致的格调。
宋人的画风,和家居装饰同出一辙,
都是东方留白之美的淋漓体现,
擅长删繁就简、虚实结合,
用简单的笔触勾勒出无限意境,
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梦华录》中
除了茶楼里随处可见的挂画,
宋人追求的雅事一件不能少。
剧里的配色并没有追求大红大紫,
每一帧都让我们体验到
宋代人所追求的“淡”与“简”,
“风骨”与“雅致”的极致高级感。
宋代实行“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
受“程朱理学”和“言理面不言情”的主流思想影响,
当时的人们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整个社会的审美崇尚简朴,
避免奢侈华丽。
因此民间比较流行
淡蓝、淡粉、白色,浅橘色等色调。
宋人沿袭文化传统,
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
称为“中华五色”之称。
间色是五种由正色互相混合而成的颜色,
指绿、碧、红、紫、骝。
五行对应的五正色,故又称五行色,
再按五行相克原理有序合成,为五间色,
体现了东方的审美观和宇宙观。
△《梦华录》里糕点的绿色+碧色+红色
宋代历经319年,
有独有的色彩体系,
在朝服、瓷器、生活器皿、茶点、
衣食住行、文化政治宗教信仰中
颜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说到天青色,
不得不提到宋徽宗,
宋徽宗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但一定是一位顶级的艺术家,
他拥有着绝逸群伦的艺术细胞和活力,
不仅自身创造许多的艺术作品,
并且慧眼识珠,
很多艺术家凭着宋徽宗的赏识得到发展。
“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就是宋徽宗描绘“汝窑”中的天青色
《瑞鹤图》里飞鹤布满的天空,
用天青色、石青平涂,顿使玉宇澄清,
映衬出白鹤的圣洁与华贵。
那一抹青空,便是对道教色彩审美的最好诠释。
△宋·赵佶 《瑞鹤图》里的配色
章丹、彤、朱、酡颜,
是传统色中颇为浪漫的颜色,
无论名字,还是色彩。
总叫人联想到美人微醺,
红霞飞上脸梢。
△上图《洛阳博物馆》修复《梦华录》中的章丹色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梦华录》中的章丹色
在宋代,
月白是近似月色,
特指月亮的颜色,
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
而是带着一点淡淡的幽蓝色。
月白,
是一种清新脱俗,
洁净美丽纯洁的颜色。
常被寓意为一个人的品格。
△《梦华录》中的配色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
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美是宋人生活中的平常事,
从帝王到百姓做到了雅俗共赏,
每个人身上都有对四般闲事考究的烟火气。
可惜随着野蛮的金人入侵,
这些雅事也七零八落,
丢的丢,缺的缺,
然而宋人对生活的考究,
崇尚极简的高超审美,
敬畏自然的眼界和格局,
依然是一部常看常新的
《当代人美好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