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村,蜿蜒的水泥路两旁,全是密密麻麻晾晒的腌制芥菜,同事们笑言:不浪费每一寸阳光。
长长的竹竿上,密密麻麻晾满黄褐色芥菜,像一列列整齐排列的迎宾队伍,一路菜香萦绕鼻翼。
层层叠叠、大小不一,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性的碎石矮墙上,错落排布着孩子们的涂鸦。
水井边,石墙上,孩子们的画作简单、随性,童趣无限。
听闻许老师教画画,没有教室,走到哪画到哪;也不让孩子们临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看到这些大树下的黑板、长凳、石桌,会心一笑:有点“杏坛讲学”的意境了。
为助力乡村振兴,引领美丽乡村再升级,许老师充分利用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等边角闲置公共资源,有缝筑墙、见缝插画,让艺术之美萦绕田间地头。
阳光普照着返璞归真的艺术之美,引领我们走向村中心,见到这座村庄的“美丽导师”——许国良老师。
许老师正在点评孩子们的画作,被一群人围着抽不开身。
朴实的着装,黝黑的皮肤,若不是一缕长发,这位益阳第一位在北京宋庄建立艺术馆的艺术家,看上去跟邻家大伯并无差别。
许老师曾在部队服役,后专习国画,现在是一名职业画家。
许老师来富民村采风时,发现这里好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到城里打工“没空管”,爷爷奶奶“管不着”。假期里,精力充沛的孩子们没什么事情做,整天就是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许老师认为,要彻底改变农村的面貌,必须从娃娃抓起。于是,便自购绘画材料,每周驱车120公里,免费来教他们画画。
许老师直言:“每个人都要学习艺术,并不一定当艺术家,主要在于让你懂得生活,懂得美!”
用艺术启迪孩子们的心灵,从欣赏美开始,到学会爱惜身处的环境和珍惜身边的人,这样的思想浸润,或许就是给这些留守孩子们童年最好的礼物与滋养。
进村时让我们惊艳的芥菜,有一个专有名称——擦菜。许老师积极引导村民群众传承古法、腌制擦菜,打响“擦菜之乡”的名号,并通过开办艺术画展等方式,引导艺术家及外地旅客走进村庄、购买农产品。村民们看到自己家的菜刚晒好就被买走,种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靓化村庄的“面子”,更要充实宜居的“里子”。一把擦菜带富了一方百姓,年轻力壮的村民在村中也能获得稳定可靠的收成,老人和孩子就不再孤独留守。
富民村的游客接待中心,设置在一户村民家旁,背靠一座桔园,直面宽阔无垠的湖面。
太阳强烈、水波温柔,许老师在大樟树下,热情为我们讲述这些叠石“被他人嫌弃没用,被他捡回来筑墙”的故事。
天一同仁积极踊跃与许老师探讨“农村是没有垃圾的,有的只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的生态乡村建设的思考。
在许老师的热情邀请下,天一同仁还去到许老师倾力兴建的民宿参观考察。
牛棚被改造成与大自然共生的茅草屋,生长在当地的树木、竹子,就地成为房子的支柱。孩子们往后就在旁边的竹林里作画,长在自然中,体味自然之美。
窗外是一幅画,名字叫自然。窗户本身,亦是一件传承文明的艺术佳作。
艺术助农·变废为宝的水景布置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是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其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一直萦绕在天一平安每一位成员的心头。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建平董事长在益阳商会“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作为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联络点负责人之一,一直致力于调动各种各类资源,积极推进所在联络点的乡村振兴工作。2021年,天一平安承接并圆满完成三十多个村庄的“乡村法治阵地建设”,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2022年,天一平安将不断向更多如同许老师这样的“美丽导师”请教,学习考察更多的“美丽乡村”模范村庄,让美好在乡村中发生,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