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坚:由非正式学习空间引申而来的思考 - 天一广告,长沙天一平安文化传播

袁坚:由非正式学习空间引申而来的思考

    天一平安学习型团队迎来了资深设计师袁坚同学的分享:由非正式学习空间引申而来的思考。

袁坚讲课1.jpg

    袁坚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学习空间?有哪些学习空间?人们如何打造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是设计用于支持、促进、激发或增强学习和教学发生的场所(美国学习空间杂志,2011)。分为物理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正式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

而今,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是国际学习科学三个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它是满足学习者依据自我需求和学态,可开展自主探索、沉浸式学习的场所空间,其学习具有成员开放、时间灵活、内容自主、方式自由、过程非结构化等特点。

学习的冰山模型.png

校园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非常多,如门厅、走廊、运动场、图书馆、宿舍、食堂、咖啡吧、树林、草地等;可以是开放、半开放或封闭空间。

时代课题:非正式学习空间
    全球尚没有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有涉及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规范或标准,大部分教育机构只重视正式空间而轻视非正式空间,或者只重视公共阅读空间等少数非正式学习空间;不同非正式学习空间碎片化建设空间设计缺乏“教育场景” 观、空间规划缺乏“学习空间连续体”观,难以深度服务需求。

    非正式学习空间与教学弱融合,与课程低关联,与场景不衔接已是典型症结空间使用缺乏“持续改进”观,未能实现价值提升。

加强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学理指引,已是重要的时代课题。如何持续改进提升非正式学习空间,亟待进一步研究。

000.png

222.png

人类文明的传续,依靠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学习”。

古时候,人们通过“师傅带徒弟”“处处皆学问”获取经验与知识,圣贤们在户外学习。相传孔子常于杏林中聚徒教学,而今孔庙杏林已成孔子故里的核心景区之一;古希腊的启蒙思想家也不例外,他们于集市等公共场所与人民讨论问题,教学相长,传播文明。教育普及之后,“教-学”成为固定模式的灌输式教育……

未来学校=校园+乐园+公园

    古代圣贤的户外学习,做不到“风雨无阻”;而灌输式教育的空间形态,已不再适应未来的孩子。

袁坚抛出问题: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未来学校=校园+乐园+公园。未来的校园,学习与游玩无界限,我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努力创建乐不思蜀的未来教育模式;未来的孩子,在“乐园”中学习,时间与功能无界限,空间无限的节点活化器,妙趣横生;未来的学校,是“公园”,校内与校外无界限,着重打造生态校园,创建与城市景观共存的未来校园环境。

校园是乐园.png

未来,教育将与人工智能展开一场赛跑……学习空间的重构至关重要。同学们探讨中总结,未来的学习空间构造,务必从大处着眼,让学习空间适应未来教学方式转型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需要;同时也要从细微处入手,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感谢袁坚的分享。